绵阳市第二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全面展开。为引导和激励我市企业(组织)追求卓越绩效管理,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经市政府领导同意,今年8月启动了第二届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经申报,全市有19家企业参与评选。为确保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和科学,质量强市办委托第三方机构(成都)对符合资格条件的13家企业进行了资料审查。现已完成8家企业的现场评审环节,评审结果将于近期提交市政府审核。
市食药监局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评价性抽验。10月16日,我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样监测工作全面展开。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食品检验机构,各县市区、园区食安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组成六个抽样小组,采取交叉抽样方式,对全市9个县市区和4个园区的食品批发市场,镇、乡的农贸市场、超市、学校等场所,重点对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中易出现食品安全隐患的环节开展抽样。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样合格率作为对各地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结果将纳入各地当年食品安全目标绩效考核。本次评价性抽样将在十二月完成综合评价和汇总。
绵阳两家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国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其中四川共有4家创业创新基地被评上,绵阳市占2家。市经信委积极推荐绵阳市游仙经济开发区(游仙孵化中心)创业示范基地、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示范基地申报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近日被成功授予“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截至目前,四川省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总数9家,其中成都7家,绵阳2家。
平武县正式启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10月11日,平武县召开全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会。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有利于引导平武相关产业、产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对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将产生引领示范作用。平武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2018年力争完成平武绿茶、果梅、天麻、厚朴、蜂蜜5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申报评定,并在此基础上申报平武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会议强调,一是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是贯彻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是平武发展县域经济的迫切需要。二是突出重点,确保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利用平武的先天优势,抓好产品的培育工作,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三是凝聚合力,为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统筹协调,切实履职好自身职责,增强工作主动性,推动全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全国首个国家级麦冬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落户绵阳。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74号公告,我市三台县凭借其对麦冬产品卓有成效的标准体系建设和管理,被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这也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近年来,我市坚持把质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有力助推了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此过程中,三台县与绵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积极探索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涪城麦冬”作为我市具有良好产业基础与发展优势的道地药材,麦冬大健康产业得以加快发展。此次获批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涵盖三台县花园、老马、永明等14个镇乡,麦冬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为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三台麦冬品质、效益的整体提升,我市将坚持市县联动、齐抓共管,发挥地域优势,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和引进出口龙头企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响“绵阳造”三台麦冬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